1月起,医保个人账户返款普遍减少是为啥?为何有人却增多?这公平吗?到底咋回事?

2023年1月份,社保迎来许多新变化,比如近期有五个省市宣布2023年会继续提高职工养老金,分别是河南、河北、四川、上海、北京,然后退休人员的丧葬费和抚恤金也随着上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增多了,这两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不过更受关注的是1月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和医保个人账户返款降低,大多数人都减少了很多,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反而“增加”了呢?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都值得看看。


(资料图)

为何要减少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钱?在职和退休人员都减少吗?

本轮医改,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会有部分人不满意,因为直观第一感觉是医保卡每月划入的钱减少,但是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我国史上最大的退休高峰来临、老龄化不断发展,老年人越来越多,因此需要的医保资金越来越多、医保基金面临着压力。

但是我们看到,今年我国总人口负增长、减少了85万,这意味着年轻劳动力变少了, 同时在之前许多40岁以下的年轻人医保卡个人账户中,每月划入的钱经常长期闲置,有的人甚至很多年从未使用过,据统计这部分闲置的资金规模竟然超过了2000亿!

这就明显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中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保资金、尤其是经常看门诊的开销比较大的老年人,另一方面单位缴纳的医保费划入了年轻人账户中,却产生了很多的闲置资金——所以综合分析,于是在本轮医改中,各地都明显减少了在职上班族医保每月的返款,基本都按照社保缴费基数2%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原本单位缴纳的医保费全部进入统筹账户,不再给到个人了。 说到这里,相信许多人都理解了这次医改的意义和原因,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合理使用医保资金、使其能更好地可持续运行。 可是为什么要减少退休老人的呢?

部分退休人员留言表示,能不能不要拿走自己的“小药钱”?表示自己很不理解,觉得盘活医保资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是好事,但是退休人员有些人原本一个月医保返款一两百块钱,这点钱买药、看门诊都能使用,基本没有剩的,为啥还要减少为几十元呢?分享留言如下。

辽宁网友分享

比如这位辽宁网友分享,1月份每月少了163.4、原来是222.4元,降幅高达73.5%,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就会让许多人因为舍不得自己掏钱,或者本身没钱,而选择小病都往医院跑,看门诊拿药和报销,可能会导致医院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还会增加退休人员的生活麻烦,比如要预约挂号、要安排交通等等费时费力,部分人感到十分焦虑。

(2)大多数人都在减少,为什么有人却会增多?咋回事?

而且不少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省份都从1月份起减少了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钱,转念一想,大河有水、小河才不会干,就当支持医保基金壮大吧,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反而增加了呢?这公平吗?原来要分为三种情况看。

第1种情况, 确实有部分人2023年1月起每月医保还款的“不降反升”,这一部分人常常属于养老金非常低的企业退休职工、或者灵活就业参保退休的人员。此话怎讲呢?

因为2023年1月起,许多省份都改变了医保个人账户返款金额挂钩的基数,之前是按照本人本人的养老金水平挂钩每月返款,而按照2023年一月起的新规,改变为与当地人均养老金挂钩,按一定比例返款, 因此,能够明显的起到“削高提低、统一口径返款”的效果,更加公平了。 我们举例来说明。

比如湖北武汉市是典型代表,医保改革之前,70岁以上高龄老人是挂钩本人养老金金额的5.1%每月返款,而按照新规定,是挂钩统筹地区人均养老金的2.5%来统一每月返款——那么如果一位武汉企退人员,养老金只有1800元、按老办法就是5.1%× 1800=91.8元;按新办法假如当地人均养老金4000元,那么每月返款4000×2.5%=100元,很明显比改革之前每月返款还高了8.2元。

第2种情况, 有些地方改变了医保返款方式,之前是挂钩一定比例,2023年起改为了定额返款,比如陕西、安徽,江西、甘肃等地,2023年是按定额标准划入退休人员账户的,每人每月划入标准分别是陕西100元、安徽70元、江西77元、甘肃120元,因此按老办法养老金偏低的人、返款金额原本在这些金额以下的,也意味着医保每月划入金额也会变多。

第3种情况, 那么就是少数地区医保返款政策有特殊,比如浙江的宁波、杭州等等,会把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的返款一次性划入,这种情况也会比去年略有增加。

这三种情况综合来看,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公平的情况,只不过各地的政策有差别而已。

综上所述,1月起医保个人账户返款,大部分人都减少了,但是一些养老金非常低的、或者按照老办法返还金额偏低的人、或者浙江部分地区有特殊政策的,就会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这下你明白了吗? 你更喜欢老办法、还是新办法呢?欢迎评论留言、点赞、随手关注我。

推荐内容